现在的困境其实源于我们过往的卡点,是那些未被满足的欲望!

现在的困境其实源于我们过往的卡点,是那些未被满足的欲望!

人性为什么不能改变?

当我们活着的时候,我们会努力远离痛苦,享受生活。

西方格式塔心理学的理论也认为,一切生物都有自然、健康、生长的倾向。

但是,为什么人会以某种模式固化,产生所谓的“坚持”?

而且这种模式明显不倾向于“离苦得乐”,而是“习惯使然”。

即使这种习惯性的旧模式导致了一次又一次的人生痛苦,人们仍然不愿意改变和放弃。

为什么人类会与“离苦得乐”的人生方向背道而驰?

在固化的旧模式下,人为什么要坚持?

是怎么发展成“秉性难移”的?

有一个心理学实验:有人在白纸上画一个弧线,经过白纸的孩子自然会拿起笔把线段填好,这样弧线就成了一个完整的圆。

更神奇的是大猩猩有这样的爱好。

而且孩子或者大猩猩会尽量把自己画的线段平滑,让完成的图形和原来的弧线一样平滑。

人类有一种自然的倾向,就是把事情做好,完全满足自己的需求。

所以人类有很多身体和精神上的需求,吸引我们的注意力,排队等着我们去充分满足。

一旦最迫切的需求得到满足,下一个需求就会出现。

比如人类,和所有其他动物一样,首先有生存的需要。

当我们饿的时候,我们会寻找食物。当我们吃饱了,第二种需求,比如睡觉或者交朋友,就会出现。

比如你打算去看电影,突然有人通知你,你妈妈生病住院了。

所以去看电影的计划立马跌回了第二位,去医院看妈妈成了最迫切的需求。

在满足了最迫切的需求之后,我们继续下一个需求,这种机制不断地发生在我们身心的各个领域。

每满足一个需求,被满足的需求就会后退,让位于下一个需求——,当然是最理想的状态。但众所周知,理想的情况并不多。

大部分需求无法及时得到满足,所以停滞不前,无法退缩。得不到满足的需求总会引起我们内心的关注。

 

比如今天早上你想为昨天的吵架向老公或者老婆道歉。

虽然你有很多话要说,但你什么也没说。

之后你的内心一直在思考和思考这些你不得不说却又不能说的事情。

当你和公司里的其他人说话时,你会分心。

因为,你还是专注于过去未解决的问题。

格式塔理论把这些未解决的问题和未满足的要求称为“未竟事业”。

人们自然会寻求满足未满足的需求。当未满足的需求在当时的情况下无法得到满足时,人们会将它们带入未来的生活。这时,麻烦来了。

因为这种需求是在过去诞生的,所以现在变成了一个“没有完成的事件”,有着“失去的基础”。

当我们想要完成的时候,只能在类似的基础上构建,这就导致了“投射”或者“内注入”,这就导致了更大的问题。

也就是说,我们的潜意识会再一次制造一个类似过去的情况,让我们过去没有满足的需求再次被看到,再次得到满足!

我有一个学生。她年轻的时候,面对的是一个粗暴严厉的父亲。她不敢表达她的不满和愤怒。她只能尽力讨好和讨好。

结婚后,她把过去无法表达的不满和愤怒投射到丈夫身上,总是暴怒发脾气。

其实她已经不自觉的变得像她爸爸了。后来她居然开始打起来了,老公忍不了了,就互相打起来了,于是投影甚至变成了家暴。

她的婚姻处于崩溃的边缘,但她仍然无法控制自己的不满和愤怒。

从心理学角度来说,女人找老公往往是希望他像她爸爸一样;

当一个男人寻找妻子时,他希望她看起来像他的母亲。

所以,把丈夫投射成父亲是很自然的。

问题是她把父亲和丈夫之间的问题放在一起解决,相当于让C和B去解决A和B之间的恩怨,结果肯定是不行的。

即使丈夫强忍怒火,一次次道歉,女人的内心症结也无法平复,因为她真正需要的是父亲的道歉。

她老公再怎么对不起,也不能真的代替她爸爸。结果她真正的内心需求还是一个“未完成的事件”。

这种投射往往一次又一次地唤醒这个“未完成的事件”,迫使他不断地试图“完成”。

这种注定徒劳的努力导致了更大的痛苦,她更执着于在现在的模式下“完成”……于是形成了恶性循环。

“未完成的事件”

精神层面的“未完成事件”和工作层面的“未完成事件”是完全不同的,对生活的影响也是截然不同的。

“未完成的事件”永远无法真正让人满意,因为最根本的需求还没有得到满足。

因此,一次又一次地试图完成“未完成的事件”已经成为人们最基本的需求。

但是如果情况不允许,接下来我们能做的就是压抑,试着忘记。

格式塔疗法之父鲍里斯说:欲望受挫,满足欲望是危险的,挫折带来的紧张是无法忍受的。

因此,人们压抑自己的欲望和对欲望的意识,以避免痛苦和远离危险。

将“未完成的事件”排除在压抑和遗忘的检测之外,至少比让它永远敞开着、隐隐作痛要好,也能让我们满足下一个新兴的需求。不幸的是,一旦一个人试图把这些“未完成的事件”排除在意识之外,他就失去了对它们的意识,从而产生“解决——无效——再解决——无效”的恶性循环,这将带来疲劳、分心、困惑、紧张、身体疾病等身心障碍。

“未完成事件”的要求没有得到满足,却能成为生活中的主导力量,比其他事情先完成,很霸道。即使长大了,我们也会用同样的态度去做同样的努力。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以前未能完成的事情将变得越来越不可能。

这真的是一个痛苦的恶性循环:一个“攀附”在“未竟事件”上的人,即使在环境大不相同之后,依然会停留在童年的需求上。

他沉溺于过去的行为模式,但生活的障碍却坚持到了现在。

他会一次又一次的去满足自己原本的需求,而这在他现在的背景下是无法满足的。

每次接近未完成的需求时,他都会经历“内心带电”的恐慌和焦虑。

这种像电一样的焦虑,是他被卡在“未完成事件”里的典型反应。

想保持压抑遗忘这个原始需求的状态,想打开它或者满足它,就在这一点上战斗。

我们无法感知的“我”

“未完成的事件”有如此惊人的能量,即使我们暗示“那件事已经过去”,“时间可以解决一切”。

我们会一次又一次回到“未完成事件”的最初诉求,这种诉求会受到限制。

而因为这样的自我暗示,我们又看不清“未完成事件”的真实诉求。

我们失去意识的结果是我们无意识地沉溺于旧的行为模式。

旧模式的反复放纵行为,使我们生活的能量因“未完成的事件”而被卡住或扭曲,从而导致生理和心理问题——精神障碍、肌肉僵硬、防弹衣)……….

我也很希望“过去的就过去了”,“时间可以解决一切”。

但是,心理学研究发现,情况完全不是这样。

波兰人认为,人类更倾向于记住“未完成的事件”,而不是已经完成的事件。

而人类有一种天然的倾向,拾起并完成“未完成的事件”。

人类会被“未完成的事件”纠缠或困扰,形成一套个人的观念、观点、价值观等。甚至形成个人的人生意义。

心理咨询的时候,认识一个小时候尿床的绅士。有好几年,他半夜被脾气暴躁的妈妈从床上抱起来冲到院子里。年纪轻轻,自然无法抗拒,不敢表达自己的真实感受。作为一个成年人,他从心底里鄙视和嘲讽他遇到的每一个女人,严重影响了他的一生。

显然,表达对母亲的愤怒和怨恨是他人生中的一件“未竟之事”,这让他带着不屑和嘲讽去理解自己世界里的女人。

上不了大学的父母会想尽办法让孩子重新上大学……一次又一次沉迷于“未竟事件”基本上是我们生活的常态。

从前,有一个奇怪的人,名叫纳斯鲁丁,关于他有很多故事。

传说有一天晚上纳斯鲁丁在广场的路灯下爬行,好像在寻找什么。

附近的人走过来问他:“你丢了什么东西吗?”

他回答说:“我把钥匙丢了。”。

那人又问:“你确定掉在这里?”

“不,它掉在那边的草丛里了。”

“那你为什么看这里?”

“因为这里有路灯,所以比较亮!”

其实,这位特立独行的圣人通过这种愚行,以讥讽的形式警告我们:在解决灵魂的痛苦时,我们往往试图去一个“光明”而有面子的地方,去解决隐藏在黑暗角落里的问题,就像一个刻舟求剑的傻子。

所以,逃避“未完成的事件”,对自己视而不见,打算让时间或者别的什么东西“取代”解决方案,是愚蠢而徒劳的。

对“未完成事件”的刻意回避和否定,让我们失去意识,在不知不觉中对性行为上瘾。这就造成了人生的种种痛苦。

有些人足够聪明,让“时间”或其他东西代替解决“未完成的事件”。在现实生活中,我遇到过很多人,他们总是希望自己的内心问题由配偶来解决。

所以,他们认为自己生活不好的根源在于配偶。

他们还抱怨自己做了各种努力让配偶改变。

然后,他们会问我怎么让配偶变得更好。

我会问:“你什么时候会好起来?”

为了改变别人,我们在生活中耗费了巨大的精力,尝试了各种可能的方式。

为了让对方(往往是最亲近的人)感到愧疚和羞耻,我们会想尽办法去指责、收买、勾引、胁迫、生病、怨恨、毁灭自己。

只有在所有这些方法都失败之后,我们才开始思考自己的改变,自己去解决。

 

更多内容打开心灵疗愈站,建站的目的就是帮助大家心灵成长,疗愈内心伤痛,本站整理了市面上的灵修书籍,数千上万个书籍影音文件供大家下载!

分享到 :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 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