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恐惧:人要如何消除或转化对死亡的恐惧?

走出恐惧:人要如何消除或转化对死亡的恐惧?

我们为什么害怕死亡?

每个人都经历过对死亡的恐惧,这种恐惧隐藏在我们的噩梦、焦虑以及我们的动机、决定和行为中。怎样才能消除对死亡的恐惧?我们可以先看看为什么会怕死。这种恐惧通常来自三个方面。

首先,我们害怕失去控制。

很多人认为生命是偶然的,死亡是必然的。当我们有意识的时候,当我们的头脑“知道”某件事的时候,我们就已经“出生”了,似乎没有人和我们讨论过。“生活”是已经发生的现实,更重要的是,是已经被我们接受的现实。

“生命”的状态为我们所知所用,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预测和控制。我们都喜欢做自己能控制的事情。即使我们冒了风险,我们心里也会有一些信心。至少我们对“享受风险”这件事有一定的信心。

但对我们来说,死亡根本不确定。与我们所接受的“生”相比,“死”是我们难以接受的。

我们只知道死亡是未来必然会发生的事实。正如奥古斯丁所说:“一切都是不确定的,只有死亡是确定的。”

然而,没有人确切知道死后会发生什么。即使有人经历过,你也无法验证或重现。你只有一次尝试验证的机会,但不能轻易尝试。

人总是害怕完全未知的东西。我们的大脑最害怕失去控制。而死亡对我们来说几乎是完全未知的。

我们的头脑——,或者说我们的逻辑、分析和判断,是我们的保护伞,是应对未知恐惧的工具。至于死亡,我们没有任何信息可以分析,自然会感到恐慌。

第二,我们害怕分离和失去。

我们害怕分离——。我们害怕与“有人格意识的人”分离。假设世界上没有其他人类,你是唯一存活下来的人。即使环境熟悉,也会感到深深的恐惧,更何况死亡——。

我们也害怕失去曾经拥有的一切。我们害怕失去所有的关系、亲人、朋友,而这些与人、事、物的关系,通常就是我们生活中“我们是谁”的坐标。没有这些坐标,我们似乎迷失了自我。

我们害怕失去自己,害怕自己不再“存在”,害怕没有人记得我们,害怕自己无法再次证明自己的存在。

照片由裘德拜克恩斯奇拍摄

第三,我们害怕今生的使命和意义不能及时完成。有人说,人类和普通动物的区别在于,人类是一个追求意义的物种。对生命意义的追求是文明不断发展演变的潜在线索。不管大家有什么不同的答案,他们都模模糊糊的想过这个问题。

那么,如果你觉得自己没有完成使命,没有活出自己这辈子的意义,你怕你会后悔离开。

也有人说,人生没有“意义”,因为成就、目标、进步等传统意义和价值观,实现了就没什么感觉了。没有看到自己真正的动力,反而迷失在外在的目标中。这里的“意义”并不是指外在的目标或使命,外在的目标并不是人生的真正意义。

或许,你享受当下的存在才是真正的意义。但是我们有多少时间去享受现在的生活呢?我们有多少时间全心全意地活着?也许当我们想到这些事情的时候,我们会有一些恐惧。我们后悔过去没有珍惜他们,担心以后做不到。所以我们又一次离开了现在。

也有很多时候我们的形而上学思考少了。我们所想的是,有些责任没有履行,有些爱没有表达,有些“祝福”没有享受.简而言之,我们隐隐约约的担心,这辈子有些事情要完成,却没有完成。

无论以上哪种恐惧,都是基于一点:时间有限。

所有对死亡的恐惧都来源于时间有限的信念,所有对死亡的恐惧都是心里对时间限制的恐惧。

如何转化对死亡的恐惧?

看完这些可能导致死亡恐惧的原因,我们会觉得,要转变对死亡的恐惧,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我们可以尝试探索一下,对于以上三种恐惧的原因,也许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解决方法。

从内心成长的角度来说,人如果能在生命历程中完成以下几个过程,就能在一定程度上克服对死亡的恐惧。

首先,在非逻辑的问题上,相信内心而不是依赖逻辑。

这意味着我们必须首先穿越到达我们内心的干扰,打开我们被心灵的恐惧和抗拒所封闭的心灵,当我们真正听到内心的声音和指引时,相信它,而不是用心灵去分析和判断它。

心灵的能量远远超出了心灵的力量。用心灵评价心灵,就相当于把火箭绑在三轮车上推走,限制自己的能量。

“思考”不能理解的问题,“思考”也解决不了。试着把我们头脑无法控制的事情托付给别人,相信一切都有自己的安排。这种信任不是消极的、无助的、迷信的,而是一种带着信任和智慧的积极态度。对于这一点,见识越广,逻辑经验越丰富的人,越难做到。这时候我们用逻辑而不是靠逻辑,听直觉听感觉而不是盲目迷信,定在自己的中心而不是局限在自己的边界。我觉得这是真正的独立思考。

盲从和迷信往往来源于对稀缺的恐惧和对控制的贪婪,但真正的独立思考是建立在爱和内心的安定与安宁之上的。我们处理心灵的信息,整合外界的信息,但不依赖心灵或外界的力量。

 

其次,通过体验内在意识的扩张,我们可以获得超越极限边界的新体验。

当你打开感情,相信直觉,当你真的安静下来的时候,你就能分辨出哪些想法在你的脑海里,哪些是你内心真实的声音。你可以跟随自己内心的指引,逐渐感受到自己内心爱的源泉。同时,爱是一种超越界限的意识。

我们普遍相信自己的经历,但经历也带来局限,让我们感到束缚和痛苦。打破限制需要我们去体验一些新的体验和感受。

很多人在冥想中可以进入一种忘记身体存在,超越时空的意识状态。我们可以感觉到,我们的存在不仅仅是一个物理的时空存在,也不一定依赖于时空关系中的相对定位。

那么,在人生的过程中,你可能不会以对外关系为坐标,而是深深地感受到自己到底是谁。在我看来,认识到真正的自己才是人生的重要意义。由此,你也体会到了生死。

亚伦伯登在恩普拉什的照片

第三,重新认识时间。

我们可以看到,所有对死亡的恐惧都来源于时间有限的信念,都是基于对时间限制的恐惧。

在我们的维度里,时间是一个常数,所以我们的人生有开始也有结束。但是一旦我们超越了三维时空,时间就是一个变量,或者你可以认为没有时间这种东西。这可能用我们的头脑很难理解,但是物理学家从相对论开始就开始了这样的研究和探索。

重要的是,你是一个依赖时间的人吗?你相信并寻找“永恒”的东西吗?

如果我们认为自己是这个三维时空中的一个存在,那么自然会有对“存在”的恐惧,因为这个“存在”是以时间和空间为基础的。也就是说,你依附于时间和空间,觉得自己是活着的。

你会认为,如果你死了,时间和空间对你来说就不存在了。你会认为有时间就有可能;如果你没有时间,你将没有任何可能性。这一切都是从时间和空间是一个常数开始的。一旦你的意识能够跳出这个时空维度,你就会看到这个时空维度只是一个更高维度的投射,你不会局限在这个维度。

就像地上一棵大树的影子,当太阳的角度改变时,这个影子就有了“生”和“死”。当光在移动时,影子也在变化。但是没有影子不代表树没了,也不代表太阳没了。

太阳不依附于影子,真实的你不依附于时间。

永恒是让我们停留在当下的爱中

当我们逐渐学习到更多超越时空的知识,体验到更多没有时空界限的觉知,我们就扎根于永恒。

生与死是相对时空中的相对概念。“死”是相对于“生”的,正如“好”是相对于“坏”的。永恒不是来自比你更大更高级的存在。所谓“更多”还是一个相对的概念。永恒在你的心中,在你爱的每一刻。

永恒不是“永恒的时间”,而是没有时间。看到这个时空表象的无常,相信内心的永恒。只有当我们理解并体验了这些事情,我们才能真正转变对死亡的恐惧。

有些人以无畏的精神勇敢地面对死亡,有些人厌倦了自己的无价值感,为了结束痛苦而选择死亡,有些人痴迷于永生,但这些人仍然在抵抗死亡或逃避“生命”。虽然他们有不同寻常的勇气和追求,但不一定是出于智慧。

生与死,生与死,就像一系列的梦。也是看淡生死或者体验生死。有些人还在做梦,有些人正在从梦中醒来。

每个人都在走自己的觉醒之路。对于不同的人,不同的阶段,每个经历和思考都会带来不同的理解和认识。

这些微妙的感情往往是个人化的、不合逻辑的、不可论证的,无法在语言层面得到充分的表达。也许这就是思考生死和体验生命过程中有趣的地方。

永恒是让我们在当下的爱中扎根。

希法兹沙莫在《松开》上的照片

今天练习

找个安静的地方,舒服的坐着。

深呼吸几下。闭上眼睛。

回想你童年对未知的恐惧。

想象你面前有一扇门,你不敢打开。

现在,调整你的呼吸,专注于你的呼吸,让你的注意力专注于你的呼吸。

让自己充分放松。

脑海中的思绪渐渐飘散,此时此刻的你,内心活在平静与爱中。现在,试着用心盯着那扇门。

慢慢的,用心去凝视去感受。

你似乎感觉到,光线正渐渐从门的另一边出来。

用心感受。

门好像有一条缝,有光从里面出来。

无论你现在决定开门与否,你都知道门的另一边有无限的发光可能性。

静静地坐一会儿,沉浸在这种感觉中。

当你觉得可以的时候,就可以完成这个练习了。

 

更多内容打开心灵疗愈站,建站的目的就是帮助大家心灵成长,疗愈内心伤痛,本站整理了市面上的灵修书籍,数千上万个书籍影音文件供大家下载!
分享到 :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 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