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生家庭,不等于“原罪”,不被你的家庭给困扰!

原生家庭,不等于“原罪”,不被你的家庭给困扰!

1

 一看就会,一做就废的“鸡肋”概念

如今,很多人很难谈论原生家庭的概念。

作为一个上有老下有小的中年人,一直受到原生家庭的“迫害”,基本上不可能指望父母改变;向下看纠结于如何养育,生怕有个“闪失”给娃留下创伤,回到我自己,我想解决的问题还是没有成功。

在一些文章的评论区,拒绝这个概念的趋势在增加。我知道很多问题来自于原生家庭,但是对于变化却毫无头绪,那我为什么要知道这么多呢?

难不成,原生家庭,这是给人添堵?

就像一位读者在我的文章底部留言:“不幸的童年需要用一生去治愈”,我想给孩子一个幸福的童年,但他的父亲指责我不是一个鸡宝宝或焦虑,我成了一个粗心和不负责任的母亲。真心插!

 

似乎不仅没有解决问题,还涉及责任归属;可能是这个概念不受欢迎的重要原因。

如果是这种用法,也许我们只从归因的角度考虑问题,然后直接去“讨伐”责任人。

在精神分析学中,哲学基础是“因果关系”和“决定论”,大致可以理解为:一个人人格的形成是在与父母(即出身家庭)的早期互动中形成的。

治疗师遵循这一脉络,运用各种技巧,与来访者一起画出内心的画面,帮助他们了解自己是如何受到起源家族历史的影响,以及当下的困境是如何与过去联系在一起的。

然后,在逐渐稳定的关系中,相比早期的体验,来访者会体验到更合适的新关系,改写过去的创伤体验。

本文的目的并不是为出身家庭这个概念“自证身份”,而是从大众的角度谈其开放模式。我们应该学习并利用它来解开关系中的困难,帮助我们过上更幸福的生活。

2  

指责,不要像子弹一样飞

发生事故时,指定责任人,然后对其进行处罚。在真实事件中这样做没有错。

因此,在很多家庭问题上,成员也采用这样的方式。这个时候,出身世家的论调被当作利器,杀伤力凶猛。

互相甩锅,说明问题是别人造成的,我也没办法。我不必努力工作。这是一个很好的躺下的理由。

同时,在心理上,人们保持着好人的身份,自然也是坏人。

如果背包客接受了投射的不良,那就顺理成章地背上了“我不是鸡娃,我不是负责任的好妈妈”的锅。

再仔细想想,说你不好不构成审判;如果你同意,这将是一次审判。那些焦虑和不安是认可的表现。看到子弹是怎么飞的,大部分负面情绪都被驱散了。这时,起源家族理论可以作为一种资源。当你看到对面一有事就指责别人的人,TA是怎么在原籍学会这个的?TA的父母可能就是不能不责备孩子。

理解这个有什么用?为什么你父母那样对待你要用在我身上?关键来了,——,当你陷入互相指责的漩涡。

 

正确的用法是,你在心理上和行为上明确承担自己的那一部分,从而打破原生家庭中对方学习的模式,避免在你们的关系中重复。

否则,你会陷入承担重大责任的恐慌,无法脱身。

怎么操作?以前面读者的留言为例,母亲可以不同意,并承担她心中所有的育儿责任。这里强调的是,“在她心里”是指有时候直接指出来可能会升级为吵架。

如果内心坚定,外显的行为可以灵活。

育儿本身就是夫妻双方的共同责任,孩子长大后会越来越多地自己承担。这是母亲的选择。另外,不做鸡娃,并不意味着在这个过程中不关注,不教学;应该有,或者会有。

扔锅的人也需要意识到从出身家庭向别人扔坏东西的习惯;准确地说,这是心理发展过程中补齐不足的体现。

所以,如果你属于自己的部分,就要先迁就它,否则,就没有理由去包容它。无论好坏都会随之而来,灵魂也会回归身体。

3

从分裂到整合

据说前段时间北京幼儿园停唱《世上只有妈妈好》是因为“有妈妈的孩子像珍宝”对孤儿和单亲家庭的孩子不好。

这首歌的主要目的是歌颂母爱,但它的措辞有些分裂和绝对。其实社会、幼儿园、家庭的照顾者都在向孩子传达,母爱本身的过程才是最重要的,这首歌听不听都没那么重要。

在新冠肺炎疫情初期,全国人民最害怕的时候,我们小区的业主异常活跃,几分钟就发了几十万条信息。

如果有从国外回来的业主,如果物业不及时在这个门上安装摄像头,物业就会被砸成“狗血淋头”;当物业主动做出一些防疫措施时,群里高歌猛进,恨不得把物业捧上天。而且,基本都是一群骂的、赞的人。

在那个特殊时期,人们的心处于分裂状态。

 

似乎无论正常与否,内在的黑白两极分化状态总是在意识或潜意识里主持工作。有一位来访者直截了当地告诉我,在他的心目中,好人和坏人必须分开对待,就像电视剧中的孩子一样,好人和坏人必须被认定。

即使你不得不面对不好,你也要快乐地面对。

一旦坏事中有好事,好事中有坏事,他就很难消化。他的生活很压抑,因为现实中总有百感交集,而他对于分裂的防御机制已经年久失修,所以他无法参与复杂的工作。心理发展相对成熟的孩子,能够感受到来自父母的爱,同时也能理解父母的局限。

就像如何看待出身世家这个概念,可能有时被治愈,有时被封杀,这就是它的全貌。

接受事物的整体性比局部解决问题更能让人成长。

所以,你是用它来疏远关系还是修复,找资源还是否认抛弃;是否把它作为一个丰富的视角,纳入理解关系的体系,取决于一个人的选择和智慧。

我有一个朋友,从小就饱受家庭出身关系之苦。他告诉我的一些事情经常让我无法倾听。

有一次,我还在抱怨他爸爸蛮横,顺便问了一下他的感受。他平静地看着我说:“你没有指责我没有抱怨我的父亲,这让我感到很舒服。然而,改变我的现状是没有用的。一切都得靠我自己。”

这让我又悲又喜,有了更多的欢乐。我知道,对他来说,这只是时间。

 

咨询中也会出现同样的情况。当来访者不断抱怨原籍家庭,顾问同意加入时,很可能会在来访者中造成更多的内部分裂,尤其是在TA的整合功能形成之前;从技术角度来说,这是为了让处于偏执分裂阶段的游客更加分裂。我们的目标是帮助抑郁症患者并促进融合。

当然,在协商中,一切都不是绝对的。当你遇到与原生家庭生活密切的来访者时,你有时需要“挑拨”他们的关系,打开呼吸的缝隙。

对于那些经常对来访感到内疚的人,他们也可以适当地制造一点分裂,促使他们有机会做自己。

最有希望的是,游客可以一边谈论获得力量,一边有意识地忍受出身家庭的痛苦。

这说明TA心里还是有好对象的。我们应该继续做的是增加好的物体在整体中的比例。

生活中也是如此。听闺蜜和老公的话,不多说,相对最安全;你想和她一起骂吗?这确实是一项技术性的工作。要看对方能不能忍受。

4

从理解到跨越

另一位女性朋友,父亲暴力,母亲软弱,人际关系敏感,经常受挫。

每次她向丈夫倾诉时,总是提到她的父亲。我丈夫很困惑。每次他说同样的话,“不管有多糟糕,都是你爸爸。再说,事情已经过去了。回去有什么用?”

没有巧合。这位一直精神健康的丈夫,在换工作的过程中,因为一点小问题而情绪低落。我不是开玩笑,只是有些人控制不了跳楼的念头。现在两个人都傻了。原来我那个心理很不屑的老公,去认真做治疗了。

再聊到与出身家庭有关的话题,老公像浑似的承认:嗯嗯,我明白,我明白。然后家族注入了新的活力和发展。

祝你不要经历这个老公抑郁的过程,你的日子会过得顺顺利利;但是经历之后,就有经验,经历之后,就会有理解。如果你能理解,你就有望跨越过去。

我是说,我们不能无缘无故地在原生家庭受苦。

一味把现状归咎于出身世家,不断指责戏路太深,也就是白来;另一方面,我觉得这个概念很扯淡,不去抢可利用的资源很可惜。

写在最后:

出身家庭的问题或多或少都可能是问题,几乎没有人能逃脱出身家庭的牵连;然而,这不一定是个问题。我同意蔡康永的话:父母能伤害你多少,取决于你有多想被伤害。

现在想想,估计唯一能称得上“缘分”的就是“轮回非选择性”,连拼技能的机会都不给。假设:算了吧。也许是对这种命运最明智的回答。

或许我们也可以感谢这个命运——没有选择,却有了最大的选择。这个时候,选择可以自己创造,这才是自我真正的起点。

 

更多内容打开心灵疗愈站www.668wxp.com,建站的目的就是帮助大家身心灵成长,疗愈内心伤痛。包含各类潜能开发,神秘学资料、吸引力法则、风水、占星、塔罗…..整理了市面上的灵修书籍,永久更新,数千上万个书籍影音文件供大家下载

分享到 :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 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