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最新出版的书籍,没有电子书,中国内地没有出版,只在中国台湾省出版,如需购买书籍可添加微信:liukanbb 、QQ:675248112 或扫码右边二维码(电脑打开网页)
商品描述
本书简介
「称呼他是意识界的爱因斯坦还算是客气的说法!」──心灵导师狄巴克.乔布拉医师
「或许这时刻正是荣格晚年所提出的『诸神的换位』。」──历史学家、占星家理查.塔那斯
超个人心理学巨擘史坦尼斯拉弗.葛罗夫,
以崭新方式探索人类广袤的内在宇宙,
凝缩其六十年研究经验而成的巨作!
以启灵物质自我探索时,最重要的两个因素就是「心境」与「环境」,
包含实验意图、外在环境、集体占星运势,都会牵涉到经验的品质,
启灵物质在新旧典范下的不同运用方式,其效果与结果也大异其趣。
而启灵物质及其他形式的全向意识状态的研究与应用,
则为理解艺术家及其作品带来了革命性的洞见与突破。
葛罗夫重新诠释精神分析观点下的沙特、爱伦坡、达文西等艺术家,
也剖析了历史上的科学家、发明家等人从全向意识状态获得的启发。
理解荣格的「共时性」、「原型」理论,则有助于理解宇宙运作原则。
不受抑制的暴力与贪婪,一直是推动人类历史的两种基本力量,
对全向意识状态研究的观察,或许能缓解人类的毁灭性倾向。
本册中更是触及了当代文化中普遍避免面对的死亡与临终议题,
葛罗夫举出实际的濒死经验、转世记忆,及与死者沟通的案例,
有助缓解人们对于死亡的恐惧,彻底向宇宙性开放。
而面对宇宙那有限又无限的矛盾特质,我们该怎麽看待和理解?
全向意识状态同样带来了独特见解,不仅观察到宇宙的灵魂,
也察觉其创造背后的需求与动机,我们都参与了「宇宙游戏」!
本书特色
1.从周产期及超个人的角度探索人类「暴力」与「贪婪」的根源,若能系统性且负责任地运用启灵药及其他全向意识状态,就能促进深层的心理灵性转变以及价值观阶层的改变,达成某种程度的意识演进。书中亦收录全向意识状态中,与暴力或贪婪根源相关的精采插图。
2.深入探讨心灵与死亡驱力议题,包含灵魂出窍、遭遇死者鬼魂、自发或诱发的前世记忆等。透过接受对死亡的恐惧,有助于疗癒、形塑正向人格以及意识的演化,达成心理灵性上的重生。
3.大胆地触碰了众多宇宙的终极议题:宇宙如何诞生?其秩序、形式、意义又起源于何处?生命和物质、意识与大脑之间的关係为何?又该如何阐述邪恶在宇宙中所佔据的显著位置?透过叩问这些深刻的终极议题,触及超然实相并完整经验生命的全貌。
4.收录大师级占星家理查.塔那斯所写的《心灵与宇宙》,以占星学的视角诠释启灵物质疗程的经验如何与行星的原型力量作用相应,替启灵物质疗程另闢出一条奇异的蹊径。
5.惊艳推荐 顾敏 国家图书馆第十二任馆长 / 王浩威 精神科医师、荣格分析师 / 吕旭亚 荣格分析师、旭立基金会创办人 / 许翊诚 美国加州婚姻与家庭心理治疗师
作者介绍
史坦尼斯拉弗.葛罗夫(Stanislav Grof, MD, PhD)
拥有超过六十年研究非寻常意识状态经验的精神科医师,也是超个人心理学的创始者及主要的理论家之一。他的早期研究是在布拉格的精神医学研究所进行,并在该单位主持一项研究LSD与其他启灵药的启发及治疗潜力的计画。1973年,他受邀前往位于加州大索尔的伊沙兰机构(Esalen Institute)担任驻校学者,并在此处与他如今已过世的妻子克莉丝缇娜共同发展出全向呼吸疗法,这是一种创新的经验式心理治疗,如今已在全世界运用。
译者简介
林瑞堂 Rainjana
台大外文所硕士,译有《齐瑞尔讯息:重返列木里亚》、《发现亚特兰提斯》、《光行者》、《内在的微笑》、《人格原型书》、《人间天使决断力》、《没有改善不了的视力》等灵性、心理、商业、文学等多种类型之书籍作品。
目录
第三册
献词
编者序
各界推荐
引言
序
前言
第七章 以启灵物质进行治疗及自我探索:心境与环境的重要
第八章 共时性:荣格的「非因果性连结原则」
第九章 全向意识状态及对艺术的理解
第十章 普罗米修斯衝动:更高创造力
第十一章 原型:心灵和宇宙的指导原则
关于作者
第四册
献词
译者序
各界推荐
引言
序
第十二章 人类暴力与贪婪的根源:意识研究与人类生存
第十三章 心灵与死亡驱力:死亡与临终的心理灵性层面
第十四章 宇宙游戏:探索人类意识最深的角落
后记 心灵和宇宙
跋
关于作者
编者序
林德伟 – 一趟进入地下世界的英雄之旅
作为一位荣格理论的爱好者,当时仅是粗略地浏览本书原文版,便被勾起了极大的兴趣,这是本我私心会想要买回去读的书(我发誓这绝对不是场面话)。读精神分析不免会接触到世界各地的童话、神话、民间传说,以及各种宗教、仪式、鍊金术等,自然地会踏入人类学、民俗学、哲学等领域。这些领域相互呼应而触类旁通,也在本套书中占了不小的篇幅。书中提出的某些概念更是与荣格的原型、共时性、集体无意识等理论遥遥呼应,甚至牵涉到占星学,喜欢荣格学说的人是无法抗拒这些关键字的。
透过各种启灵物质,或是全向呼吸疗法,进入非寻常意识状态──亦即全向意识状态,这样的意识状态包含了许多迷人又奇特的各异层次,诸如经验超个人意识、基础周产期母型等,而这些层面的经验又有著疗癒的潜能。儘管有近六十年的研究成果作为佐证,这些理论似乎不为主流科学界广泛接受,因为这些理论确实地挑战了科学界主流的唯物论观点,无怪乎书中葛罗夫以基本教义派来比喻科学主义。
回首历史,任何新的典范在被接受之前,所有对旧有典范的挑战,都会被视为当时的异端,然而正是这种「异」的特质让本套书更显得耐人寻味,毕竟人类进步的动力就在于对当前状态的不满足。若用神话学式的语言来说,葛罗夫的整个研究历程正有如一趟「进入地下世界的旅程」,不仅其研究本身深入探索了个体与集体的无意识;启灵药研究曾经在美国遭受法律面的打压;葛罗夫因其母国政治因素而选择留在美国继续其研究;根据其研究经验而诞生的理论某种程度上不为主流科学所接纳,让这一切都沾染上了「地下世界」的色彩。
若根据乔瑟夫‧坎伯的「英雄之旅」理论,这套书本身无疑就是整个英雄之旅的完成:葛罗夫进入地下世界探险后带回宝藏,并将这智慧的宝藏与世人分享。
而当下的世界,也呼应著这样的地下色彩。本套书中文版的出版日期横跨2020到2021年,正好是新冠肺炎彻底改变人们生活模式的时机点。这种生活模式的改变,让我联想到希腊神话中黑地斯强掳普西芬妮进冥界的故事。普西芬妮被掳进冥界,其母丰收女神狄米特伤心欲绝,无心照料大地,饥荒降临。后经宙斯下令,要求黑地斯归还普西芬妮,但普西芬妮因为吃了冥界的石榴,一年有四个月需回归冥界,因此有了作物生长与不生长的季节之分。普西芬妮也从少女变身为成熟的冥后。
把眼光放到世界的规模上来看,因为疫情,人们从地面上消失,百业萧条。社交隔离就是某种程度的社交死亡;因病死亡的人则被埋入土中,这一切都与前述神话有著象徵性的连结。地下世界向来与死亡的意象有所连结,而死亡又是重生的前提,正如书中所提到的「心理灵性的死亡与重生」。然而这或许是一个很好的时机,把正常状态下对外凝视的力气收回,往内省视自己,挖掘蛰伏于地下的议题。本套书在此时出版,或许可说是来得正好,帮助读者(包括我)面对科学、心理学、灵性,甚至自我时,能以更为成熟的视角观看。正如同从冥界归来的普西芬妮,从少女变身为成熟的冥后,我们历经本书的「地下世界之旅」后,也会有相应的成长。
葛罗夫的知识领域横跨多门学科,让此书不易翻译,大力感谢翻译的协助。除了多次与翻译来信讨论书中细节,校稿时也曾去信作者,询问书中内容相关疑问。我也运用了身边的人脉,询问希伯来文、华严经相关问题。书中有多处需要加注说明,耗费了许多时间来查询相关资讯,但编辑过程充满了吸收知识的乐趣。希望这本书除了满足读者在心理学、灵性面上的需求,阅读过程中也充满了乐趣。
译者序
林瑞堂-跟著葛罗夫认识多层次的自己
对翻译者而言,有机会接触像葛罗夫的《意识航行之道》这样庞大且浓缩精鍊了作者一生志业的著作,最初的感觉真是全身鸡皮疙瘩。一方面,有机会阅读并翻译这种代表作注定需要一段漫长但充实的时光。另一方面,从本书的目录来看,却又有点担心自己能否跟得上作者的饱学多闻。我便是在这种诚惶诚恐的心情中踏上这段旅程。
实际开始翻译之后,我稍微放下了心头的大石。这套百科全书虽然探讨了包含人类学、民族学、艺术、超个人心理学、精神医学、药理学、神祕主义、甚至占星学等广泛的学术领域,但是葛罗夫的用词行文却相当清晰且条理分明,让複杂的观念在他笔下也如同面对面听他讲课一般容易理解。然而,更重要的是,葛罗夫除了分享自己的饱学之外,更希望透过这些知识来促进心理学界及心理治疗界能从不同角度看待「灵性紧急状态」,如此才能针对不同需求的个体提供最适合的协助。
要能了解「灵性紧急状态」,就必须了解人的多层次存在。事实上,从古至今,东方与西方都出现许多模型来解释这种多层次的存在。在西方心理学界,最有名的模型或许是佛洛伊德最初提出的意识、潜意识、无意识模型。然而,儘管葛罗夫是在佛洛伊德的传统中学习并受训,但是他却透过多年进行启灵药治疗与研究来提出另一套模型,指出灵性紧急状态乃是关係到人的不同层次间的平衡开始鬆动、改变。
葛罗夫提出的模型描述了人的不同层次,除了意识、个体无意识之外,还纳入与出生前后相关的基础周产期母型以及超个人无意识等层面(第一册206页的图就清楚勾勒出这个庞大的结构)。根据这个模型,超个人无意识包含了业报记忆、集体记忆、祖先记忆、演化亲缘记忆、神话记忆,后者均统摄于原型层面之中。个体无意识与超个人无意识等记忆则会以浓缩经验系统(COEX)的形式进入意识并影响人的生活。
深深打动我的是,葛罗夫所提出的模型乃是基于实际治疗的案例,透过分析而逐渐塑造成形,而在本书中也纳入了许多惊人的案例。在翻译这些案例的过程中,我不禁联想到自己学习瑜伽静心时所触及的「心印」这个概念(梵文为samskara),指的是累世在心灵中留下的印记。本套书第二章「心理学的修正与复魅」中所提到的彼得的案例指出,从他父母亲的虐待、置身于纳粹德国的经验、一直到彼得在现实生活中的失能行为,这些透过经验的相似性而彼此吸附,跨越心灵的不同层次而彼此呼应。
在静心时,或许你也会有这样的经验:这一刻,你感觉宁静安详,感觉和宇宙合一;下一刻,想起某些现实生活的事件引发了某种情绪反应,而这类情绪会持续连结到其他引发类似情绪的事件,不久之后,你就遗忘了先前的宁静安详,得更努力专注于呼吸或梵咒以便再次回到那个状态。只是,如果能看出这类情绪之间的模式,认清这是某类情绪的重播,那麽这种跳脱就会让我们受制于其中的时间变得更短。
目前,在我自己的经验中,除了专注呼吸、无视于这些情绪干扰外,尝试辨认这些情绪的模式也确实帮助我较能挣脱这类情绪的重播,或许是这个过程让我停止认同于这类情绪,让某个心印创造实相的潜力释放完毕。这点确实要感谢葛罗夫穷毕生心力所描绘出的这套心灵地图。
事实上,面对像这套总结个人学思旅程的百科全书,通读一次是远远不足的。许多概念或许得在深层的心灵中发酵并彼此连结,方能汇聚成对自我、对社会更深的了解。我真心期待,能有更多不同领域的心理与灵性工作者能获益于本书,并且齐心协力建构出跨学科的平台,为灵性修持以及灵性紧急状态提供更为恰当与及时的协助。
出版日:2021/03/05
语言:繁体中文
ISBN:9789869971683
规格:平装 / 472页 / 25K / 普通级 / 单色内页 部分彩页 / 初版